“孤兒病”關注度將提高
“孤兒病”一詞是從醫藥研發角度給一些罕見疾病下的定義,這些疾病因為患病人數少,對應的藥物研發和市場推廣成本高,自然被制藥企業排除在研發活動之外。美國FDA認為患病人數少于20萬人的疾病可以歸為“孤兒病”。國際上和國內有不少組織和非營利性機構致力于提高公眾對“孤兒病”患者的關注,在這一趨勢下,未來藥企們或許真的要有所動作。
現有針對“孤兒病”的療法有限,涉足其中的競爭者又少,《福布斯》雜志此番預測很可能是看準了這一領域的市場前景。美國華爾街Thessalus資本管理公司的主要合伙人Mitchell Ng認為,明智的投資者應該關注那些正在進行“孤兒病”特殊藥物研發的公司,“不論市場如何資本化,這些公司未來都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對于患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消息:他們不會再因為缺乏藥物而束手無策,但同時又不得不承擔昂貴的藥價,因為更低價的選擇還有待研發。
合并、收購,“藥”不會停
隨著特朗普上臺,受奧巴馬時期嚴厲稅收政策影響而一度放緩的醫藥行業并購趨勢有望重新活躍。未來十年內,將有價值170億美元的重點藥物專利過期,美國醫藥行業巨頭們必須要為減輕損失而尋找出路。研發新藥費時費力,結果又具有不確定性,大企業自然將目光投向那些手握好品種的新興研發型藥企。
Mitchell Ng表示,未來將會看到更多像“輝瑞”這種級別的公司對那些已生產可盈利藥物的小公司進行收購。大型藥企可以幫助小企業在營銷、品牌重塑、生產和分配效率、品牌擴張等方面加速發展。通過并購手段,資本運作帶來資源,可以大幅降低時間投入和風險承擔,從而為企業帶來超額回報。
對比美國,2017年中國的醫藥行業并購態勢延續了自2015年以來的火熱,上半年國內并購案例超過30起,總價值超70億人民幣,其中跨界資本成為主流“買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醫療體制改革、“健康中國”概念等政策驅動國內并購的活躍。同時,中國藥企海外并購的速度也在加快。行家預測,海外并購將會被更多的中國藥企納入發展戰略。
技術突破更“搶眼”
首要的就是不斷占領生命科學和醫藥領域頭條的基因編輯技術特別是CAR-T和CRISPR-CAS9。CRISPR允許編輯每個細胞的遺傳物質,意味著徹底消除囊腫型纖維化、肌肉萎縮癥、肥厚性心肌病等疾病看起來更加有戲了。而CAR-T技術已經在治療癌癥方面取得巨大進展,此前美國FDA已通過對諾華的CAR-T療法CTL019的外部專家評審,近日Kite的CAR-T療法也在FDA收獲利好消息。分子工程學和基因編輯領域這些令人興奮的進步,對醫藥研發而言好比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更多新成果等待被創造。
另一個看點是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 technology)進入醫療領域。繼顛覆金融世界后,健康領域將成為區塊鏈技術第二大應用場景。憑借高冗余、無法篡改、低成本和能進行多簽名復雜權限管理,區塊鏈有望實現患者對個人私密信息的掌控,這或許是目前人類能找到的最優數據保管方案。Rhea Mehta博士,Bowhead Health的CEO說:“區塊鏈技術作為強大的分散平臺已在金融界獲得認可。在醫療行業,區塊鏈也能作為一塊重要拼圖,幫助建立起綜合的、高價值的數字醫療記錄體系?!?/span>
“崛起”的非專利藥物
依照前文預測的數據來看,專利過期將帶來非專利藥物在美國市場上的增加。來自制藥業的呼聲想要保護他們的利益,但社會和政治界則一直希望對過高的藥物成本進行控制。未來一年,FDA可能會出臺更多政策來支持非專利藥,更多非專利藥將被批準,藥物價格也會隨之降低。對于擁有OTC品牌的傳統制藥公司而言,這一變化可能會帶來消費者忠誠度的下降,他們因此不得不尋求一些新出路。美國藥企Genexa的董事長Max Spielberg表示:“許多歷史悠久的、傳統的OTC品牌已打算好頂住壓力力求創新,以應對消費者選擇的變化?!?/span>
快速成長的亞洲市場
亞洲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固有成本優勢、以及藥品專利制度逐步完善,全球醫藥CMO市場將持續從西方成熟市場轉移至亞洲新興市場。亞洲正在崛起,與其高速增長的經濟相匹配的,是市場需要與西方國家水準相近的醫藥與醫療器械。
中國目前占據世界醫療市場四分之一的份額,預計這個數字只會繼續增高。《福布斯》雜志認為其中機會多多,尤其是健康保險行業,市場亟待發展。Ng說:“中國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國2020’計劃中,明確表示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闭畬⒔】当kU置于優先地位,預示著該產業即將走向繁榮。